始于2016年的中央环保督查,在近年的印染、化工行业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环保风暴。2018年中央环保督查“回头看”,各督察组已陆续进驻各地。
环保要求的提升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的诉求,困扰多年的雾霾、水体污染、土壤污染已成多地顽疾,这场从上至下的环保风暴试图用一场“持久战”而非运动式的检查,对这些“顽疾”来一次彻底的“治愈”。
2018年已经过半,“进区入园”、环保达标已经成为每个印染、化工企业的经营底线。
一场淘汰落后产能、转型升级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供给侧改革正式拉开帷幕。印染、化工区整体关停之势必将愈演愈烈!
近年印染、化工园区整体关停不完全汇总
杭州湾新区漂印染园区关停
2014年的最后一天,宁波最大的漂印染园——杭州湾新区漂印染园区正式关停。园区39家漂印染企业全部停产,5000多名职工分流安置,1200亩的园区将“腾笼换鸟”,开始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。铁腕关停一个运行7年的产业园区,杭州湾新区管委会将为此付出15亿元成本,超过年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。
柯桥区的退出区印染企业关停
2018年2月16号,柯桥区的退出区印染企业和热电企业将全部关停,根据相关产业政策的发布内容,目前柯桥退出区的印染企业,都将搬到滨海印染产业集聚区。滨海印染产业集聚区(滨海大道以东至曹娥江,北七路至北十一路)为集聚区,该区内企业须严格按照绿色生态示范园区要求,从设备、工艺、产品、管理等环节切实发挥节能、环保、创新的示范引领作用。
无锡黄巷民营工业园关停
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文明建设,2017年底前,无锡梁溪区将对全区13家印染、电镀企业实行全面“清零”。据悉,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黄巷民营工业园集中了9家印染及电镀企业。其中,无锡太湖染整厂的规模最大、员工最多、产值最高,随着上月底该企业的彻底停产,周围8家企业也纷纷响应,几天内全部关停。
张家港东沙化工园区关停
位于张家港长江岸线的东沙化工园区建设已有20多年,属于层次较低的园区,2013年当地政府启动关停转型工作,历时4年成功关闭,园区内17家化工企业按照“一企一档”,实现了关停并转妥善安置。至此,东沙化工园整建制主动实施关停完毕。
江苏省拟关停沿海化工园区医药、农药和染料中间体企业
据媒体报道,《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沿海化工园区“141”环境治本工程的实施意见讨论稿》显示,连云港、盐城、南通三地化工园区的医药、农药和染料中间体项目被列入了“禁止类,一律不准审批”及“淘汰类,已建项目要限期关停”两大类别。
如果《意见》通过,那么江苏省沿海化工园区的染料、农药、医药中间体企业将走向关停,而正在停产整顿的连云港及盐城三大化工园的染料、农药(医药)中间体企业将复产无望了!
在此之前,受连云港灌南、灌云、盐城响水三大化工园区停产整治事件影响,亚邦、闰土、吴中、吉华、海翔药业等多家公司临时停产,目前尚未恢复生产。
浙江衢州市衢江化工园区整体关停
2007年9月,随着衢州英特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反应釜的拆除,被省市区三级人大挂牌督办,列入全省“811”污染整治的重点区域和全省11个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之一的衢江化工园区内的49家化工企业全部实行关停。占地面积760亩,年产值5.31亿元,年创税收3000多万元的化工园区彻底退出历史舞台,按时实现化工园区整治目标。
浙江临海市水洋化工区整体关停
2011年底,浙江临海市水洋化工区内的所有化工企业全部关停。园区内30多家医化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转型升级手段,集聚成6家企业,但区内区域性环境污染问题却未得到根本解决,周边居民对化工区的投诉仍居高不下。面对这种情形,市委、市政府决定全面关停水洋化工区。
湖南湘潭竹埠港化工区整体关停
2014年9月底,湖南湘潭竹埠港28家化工企业实现了全部关停,宣告竹埠港化工区正式“寿终正寝”。曾经鳞次栉比的厂房,如今有的人去楼空,有的已被夷为平地。
昔日,湘江之滨、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境内竹埠港地区,电解二氧化锰产量居世界第一,相关衍生化工产业异常红火,一度被视为湖南区域经济的亮点、地方财税的支柱、稳定就业的依靠。如今竹埠港化工企业整体退出,拆除了湘江、洞庭湖区一颗“巨型环境炸弹”。
山东50%化工园区将遭裁撤
山东作为化工大省,历来是化企关注的重点省份。今年3月,山东省副省长王书坚表示,争取将化工园区缩减到100个以内,力争在现有基础上再关闭20%的化工企业。据统计,山东全省有各类化工园区199个,化工生产企业户数7595家,这就意味着将有50%的化工园区遭到裁撤,超过1500家企业被关停。
年初山东省政府发布《山东省专业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》,《办法》明确,专业化工园区须远离所在城市主城区,不处于主城区主导风向上风向。具备集中统一的污水处理设施,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%,设有集中的安全、保监测监控系统。2018年9月底前完成化工园区、专业化工园区和重点监控点认定的所有工作。在考核频次上,一般化工园区每三年考核一次,专业化工园区每两年考核一次。
关、转、搬——逃脱不了的命运
上世纪九十年代,我国化工园区建设发展开始起步。据中国石化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最新的统计数据,截至2017年底,全国重点化工园区,或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601家。据不完全统计,到2018年底预计化工园区数量将减少100家以上。
回顾10年来的化工园区发展,以上列举的这些关停并非个例,据不完全统计,07年至今,已有4家化工区整体退市,千家园区内化工企业关停整治。
随之而来的是有机硅、pta、染料、树脂、mdi、环氧丙烷等原材料的上涨大潮。很多品种甚至有价无货,下游直接关闭生产线。
生态环境部禁止环保“一刀切”的禁令一出,印染、化工人都拍手叫好,但是,禁止“一刀切”不是降低环保标准,违法企业在如今的环保要求下被“切一刀”的命运已不可避免!
短期内,多个行业将受到限产、停产的影响,原材料大幅上涨的预期将加重全行业的压力。
印染、化工企业不该被抛弃
环保风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,其实,印染化工企业需要的是政策的引导和支持。简单关停企业、裁撤园区,或者转变园区的定位是”堵“,我们更需要的是”疏“——调结构、转方式、优化工艺路线,走循环发展之路。
前段时间的”芯片“危机还在眼前,印染、化工作为基础行业不仅要做大还要做强,这才是我们印染、化工人真正的担当!